来自:正大期货 发布时间:2021-04-12 浏览 :次
从中国退却?苹果走得了吗?
2010年,金融危急阴霾未散,奥巴马找到乔布斯,希望苹果把生产线转回美国动员就业。
乔布斯没有直接亮相,给奥巴马讲起了故事:iPhone4上市前夕,突然有一项主要设计要修改,万般焦虑,中国郑州的富士康工厂连夜召集工人开工,在第二天早晨之前搭建好了一条规模化生产线。
奥巴马听后没有再强求,他知道,苹果回不去了。
01、蜜月
约莫十年前,大陆企业最先和苹果结缘。
其发展速率,从部门切入“果链”的企业中可见一斑。
德赛电池2009年率先进入苹果供应链,2010年,歌尔也接到苹果的橄榄枝,2011年,立讯周详借收购昆山联滔60%股权切入到苹果毗邻线产业。
2016年,立讯周详又收购苏州美特进一步渗透到声学领域,后迅速成为苹果AirPods的主力供应商。统一年,欧菲光2.34亿美元收购索尼电子华南有限公司100%股权,正式切入到苹果摄像头模组供应链,成为那时海内唯逐一家笼罩安卓、苹果供应链的模组厂商。
智能手机的发作式增进彻底改变了苹果公司业绩增进曲线,2010财年,苹果营收650亿美元,这一数据到2020财年到达2745亿美元,增进了三倍还多。
切入“果链”的企业赚翻了。
营收方面,2010年—2020年歌尔从26.45亿增进到577.4亿,翻了20多倍;立讯周详从10.11亿元增进到918亿元,翻了90倍;德赛电池从13.16亿元增至194亿元,翻了近15倍。
▲数据泉源:公司财报
2016年进入苹果产业链后,欧菲光昔时营收大增44.6%。
老板们发家了。
高发展性换来了高估值,对于苹果产业链上的公司,已往十年股价翻十倍基本不是梦,老板们想要低调也不能能了。
2020年,富士康“打工妹”完成华美转身,王来春身价跨越郭台铭;姜滨登顶山东首富,默默无闻的“手艺男”最先频仍地泛起在网络媒体上,一边套现一边给投资者讲创业故事。
“果链”黄金十年,一切来的是那么自然。
但隐患也就此埋下。
2019年,来自苹果的销售收入划分占到了立讯周详、德赛电池、蓝思科技总收入的55.43%、46.76%、43.07%。
最新财报显示,去年苹果孝顺了歌尔股份48.08%的营业收入,比重较2019年又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
若是未来苹果的订单下滑,这些企业该怎么办?
02、裂痕
跌停,腰斩,2021年,风向急转直下,一切来得又是那么突然。
恐慌和焦虑笼罩在宽大“果链”投资者头上,而欧菲光和苹果的“闪离”将这一情绪推向了热潮。
3月16日盘后,欧菲光宣布紧要通告,苹果片面终止了和公司的所有互助,第二天,欧菲光武断跌停。
时间回到2017年,就在欧菲光切入苹果产业链不久后,库克还亲自跑到欧菲光广州的工厂旅行,并在社交媒体上高调“秀恩爱”。
有投资者忍不住吐槽:“说离就离,库克真狠。”
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就有媒体曝出苹果和欧菲光的“情绪”泛起裂痕,不外欧菲光最终否认了这一新闻。
今年2月,欧菲光将“果链”营业紧要卖给闻泰科技,原本即将完成生意,但突然东窗事发,最终在双方原订价的基础上打了6折出售。
不只欧菲光,年头至今,立讯周详、歌尔股份、鹏鼎控股、蓝思科技、东山周详等苹果产业链龙头均跌跌不休。
2020年是苹果产物的大年,产业链上的许多公司都实现了不菲的收入,按说会对股价形成支持,但怎样利空新闻满天飞。
“需求削减正迫使苹果将所有iPhone的订单削减20%”,“苹果设计将7-10%产能从中国大陆转移至印度,并由鸿海位于泰米尔纳德邦的工厂认真生产iPhone 12”。
连号称“地表最强苹果剖析师”的郭明錤也出来泼冷水,他在最新讲述中下调2021年AirPods出货展望30%-35%至7500万部-8000万部。
面临铺天盖地的新闻,有人偷偷的按下了卖出键,有人在股吧里放肆的发泄负面情绪,另有的人在互动平台上对着董秘疯狂发问:“苹果公司是否有削减订单”,“太过依赖苹果是否会有风险”。
总之,一片哀鸣。
03、别慌
恐慌之余,有投资者怒斥苹果“变心”了。
实在,苹果始终未改初心——在全球寻找利益空间。
苹果要转移产能,生怕谁也挡不住,然则,别慌。
追求低人力成本是跨国公司不停举行产业全球转移的基本驱动力。
从这一点来看,东南亚国家相对现在的中国确实有优势。苹果在东南亚代工厂的平均人为不到2000元人民币,差不多只是中国代工厂的一半。
但低人力成本不代表低成本,中央另有用率问题。
中国在已往几十年强制推行的义务教育使得海内劳动力人口素质显著偏高,加上中国人耐劳耐劳的民族特征,海内打工人在生产效率上优势显著。
中国纺织品收支口商会副会长张锡安就曾公然示意,“越南、孟加拉、缅甸等国家的生产效率只划分为中国的80%、60%和50%左右”。
制度成本是另一项隐性成本。
上世纪60年月之后,首先接受西方产业转移的是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而这些国家有一个配合点:大多都是集中体制。
原理很简朴,有集中控制能力的国家才气抑制劳动麋集型产业中资源与劳动之间的猛烈匹敌性矛盾。
而一旦接受西方所谓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就很难明决这一穷苦,工会就是其中的突出问题,纪录片《美国工厂》就将曹德旺和工会间的拉锯战展现的淋漓尽致。
由于有工会的存在,加上不停有产业向东南亚区域转移,这些国家近几年的人为也在水涨船高。
在越南工会操作下,2013年,越南政府通过《劳动法》,划定外资企业每年人为涨幅到达30%;同年,柬埔寨掀起天下工人歇工,要求将工人人为从100美元大幅提高到每月160美元,到2020年,这一数据已经增进到190美元。
一份讲述显示,去年涨幅榜前五位均为东南亚国家:印度、越南、印尼、柬埔寨、泰国,涨幅均在4%-6%之间。
若是人为上涨幅度赶不上生产效率的提升速率,东南亚区域的人力成本是否另有优势就要打一个问号。
同样作为人口大国的印度被以为最有希望吸收来自中国的产业转移,苹果也在印度加大生产线结构,但出师未捷就先遭当头一棒。
去年12月,纬创在印度的工厂因劳资纠纷而引发打砸骚乱,介入者达2000多人,工厂主要生产装备及客栈受到损害,2万多部苹果手机遭损毁。据《印度时报》报导,这场暴乱让纬创损失了约43.7亿卢比(约3.8亿人民币)。
印度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只有少数接受西方文化熏陶的人活在正规官方制度之下,而大多数人还身处民间非规范制度的“灰色地带”。
低效的政府系统,庞大的种姓制度,农民暴乱,工人歇工,高昂的社会制度成本成为跨国公司们不得不思量的一个问题。
最后,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产能大多是最低端的劳动麋集型环节,而像立讯周详、歌尔等公司虽然做的是代工,但依然具备对照高的手艺壁垒。
歌尔股份去年的研发用度为34.26亿,立讯周详停止到去年三季度的研发用度高达44.66亿,每年砸几十亿举行研发就足以说明问题,想要短时间内承接这些企业的订单生怕也没那么容易。
“果链”还没死,先别急着哭。
享受超低手续费
服务出问题全程跟进
软件出错100%全额赔付
让您的财产安全又保密
服务全程进行信息化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