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正大期货 发布时间:2021-07-19 浏览 :次
冷却许久的共享经济赛道,除了接连曝出歇业新闻,似乎再无“神话”降生。
自2016年共享单车打响“共享经济”的第一枪,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共享推拿椅等共享创业的项目层出不穷。近期,经由六年的厮杀与资源角逐,“共享衣橱”的故事也走向了尾声。
克日,“共享衣橱”龙头衣二三正式宣布关停,并于8月15日关闭服务,这一新闻再次引起人们关于共享经济话题的探讨。作为共享衣橱行业的头部公司,衣二三的关闭可以说是这一赛道终结的缩影。
事实上,共享经济的风口在2018年左右便最先走向祛除,资源最先陆续撤出。衣二三的融资历程,也是在2018年夏然而止,其最后一轮融资住手在2018年9月,据显示,最后一笔融资是来自阿里巴巴的战略融资。
在这之前,它在2015年到2017年时代,就从天使轮走到了C轮,背后资源包罗红杉资源、软银中国、IDG、金沙江资源、真格基金等着名投资机构。
共享衣橱一度也是投资人青睐的风口,但之后逐渐走向消亡。
据IT桔子数据显示,至少有10家共享租衣的企业已住手运营——去租吧、跳色衣橱、衣二三、有衣、爱美无忧、喵搭、美衣共享、尖果儿与邪术衣橱等。
从2015年的“共享经济元年”,到后续大量共享经济项目走向式微。除了共享衣橱之外,共享汽车、共享办公室等细分赛道的公司,也都陷在困局之中。
现在还算火热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依然难以解决盈利问题。最终似乎只有共享充电宝赛道活得还不错,赛道内企业接连冲刺上市。不外它们也面临壁垒低、利润薄的问题。
共享经济各个细分赛道起升降落,到现在创业公司的“试错”已经靠近尾声,押错赛道的创业者和投资者们,最终也只能黯然离场。
共享衣橱赛道“团灭”
共享衣橱这门注定小众的生意,最终照样没能证实自己的价值。
共享衣橱这一观点最先降生于美国。2015年因创业大潮与O2O火热,催生了海内共享租衣市场,降生了诸多企业。用买一件Zara的钱租到Prada,对于一边着迷“剁手”一边捂紧钱包的现代年轻人来说,可以说是“救命良药”。
加上共享经济在彼时的火热,共享衣橱最先兴起,共享租衣项目也受到过投资人的重视,相继完成了融资。IT 桔子数据显示,衣二三、女神派等项目都获得过上万万融资数额。至今(含已关闭)共享租衣赛道共泛起过23家企业。
时间回到2014年。那时女神派刚确立不久,共享租衣行业竞赛就此拉开帷幕。时隔三年后,确立仅两年的品牌衣二三,拿到共享衣橱行业最大一笔投资——来自阿里巴巴领投的5000万美元,共享衣橱领域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速途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海内一共有12家共享衣橱项目确立。而进入2017年后,共享衣橱已经成为热度仅次于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的赛道。
鲸准数据显示,2017年共享衣橱行业融资的金额再创新高,同时,头部企业的单笔融资额增添,整个行业的融资数目降低。这也意味着,这个赛道逐渐泛起了头部效应。
2019年5月,衣二三宣布扭亏为盈,终于实现了整体盈利。不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商业模式的短板和不足最先露出。
“共享租衣属于进入门槛低,但运营门槛很高的模式,有一个由轻到重再到轻的历程。”清流资源合资人刘博曾云云评价这一行业。
共享行业十分烧钱是行业共识,共享衣橱这一赛道也并不破例。这个赛道不属于纯流量型的线上交互生意,要想将这小众服务落地,仍需买通很重的线下环节,包罗选品采购、自动分拣、洗濯维护、仓储运输、客服服务等各环节,整个营业链条长,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
新零售专家潘玉明曾示意,“多数中国人不会接受这一模式,以为穿了别人的旧衣服”。服装属于私密性较强的商品,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愿意穿二手衣服的中国人只会是一小部门人,这就从基本上限制了共享衣橱行业在用户数目增进上的天花板。
有租衣需求的人,才有可能会延续复购。对于许多新用户来说,一时尝鲜成为会员,感动期已往后,并纷歧定会举行续费。
女神派首创人兼CEO徐百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可,共享衣橱的目的群体仍然是对照特定的人群,特定人群之外的更多人不是目的客户。
除了成本高、用户市场小之外,营收模式的单一也是导致二手租衣平台倒闭的一大缘故原由。在营收方面,共享衣橱模式的主要资金泉源于三方面:会员费、购置转化以及B端分成,其中,会员费占大部门。衣二三平台收入的75%来自会员费。
衣二三并非没有意识到盈利渠道单一这一问题,也曾实验拓宽自身营收渠道。除了原有的衣物租赁主营业外,2020年3月它上线了洗衣营业,价钱相对线下的洗衣店来说对照廉价。
然而,这一洗衣营业的服务也未收到市场迎接。连线Insight在黑猫平台上发现诸多相关投诉留言。其中有消费者示意,收到在衣二三洗濯的鞋子后发现不仅鞋垫丢失了,鞋子尚有一股异味,客服也并给到现实抵偿措施。
除此之外,消费者一再遇到包裹异常、会员费自动扣款等问题,都是共享衣橱在更精致化运营的历程中,泛起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高成本投入,却无法吸引到足够多的人群,收入和成本难以打平。最终,共享衣橱赛道照样走向了消亡。
这些年,若干共享赛道陷入困局?
被资源催熟的风口,都逃不外从疯狂到镇定的生长轨迹。
2017年,数不清的行业妄想搭上“共享经济”这趟顺风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卫生纸、共享雨伞……它们都试图在共享风口下分一杯羹。
一如高光时刻来之迅速,坠落也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转折点泛起在2018年。打着共享观点的项目大局限削减,取而代之的是小程序、新零售以及区块链。对照显著的标志是,即即是共享充电宝——这样一个被认可度相对高的赛道,融资速率也蓦地放缓。资源,逐步放弃对共享经济这一风口的追逐。
高开低走,是共享经济逃不开的魔咒。时至现在,昔时在共享经济风口意气风发的各大玩家,大多因谋划不善而陆陆续续住手运营,行业成了“一地鸡毛”的夭折风口代表。
在共享出行领域,四个轮子和两个轮子的运气极其相似。随着被寄予厚望的共享单车故事逐渐落幕,对打着共享经济旗帜的项目,资源的投资热情也逐渐冷却,共享汽车也不再有人青睐。
2019年,共享汽车行业的融资数仅为4笔。可以对比的一组数据是,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整体融资超千亿元,其中,跨越700亿元都投入共享汽车赛道,天下运营车辆已经到达6万辆。
那时全球车享EVCARD、GoFun、盼达等数百家平台团体涌进赛道,虚火比共享单车更为疯狂,疯狂吸纳融资。这些玩家内里,既有互联网身世的出行独角兽企业,也有上汽等主机厂巨头。
但从商业模式来看,相较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的模式显著更“重”。“GoFun们”正如昔时的“摩拜们”一样,还来不及举行营业的延伸与拓展,就难以为继。
2021年后,共享汽车行业加倍颠簸四起。头部品牌GoFun的CEO去职,营业下滑、转型不顺、拖薪裁员等负面新闻传出;风景一时的盼达用车公布通告称,由于公司谋划缘故原由,于2021年2月1日起暂停运营……
同样光环黯淡的,尚有共享办公。五六年前,共享办公也一度是热门风口。
据国务院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至2015年间我国团结办公空间(含孵化器)数目从50家生长到2300家,翻46了倍,到2016年跨越4200家。
但之后几年,共享办公便进入资源隆冬。IT桔子信息显示,与热闹的2016年相比,停止2017年11月,团结办公行业仅有10家企业获得了融资。
进入2018年后,团结办公行业众多公司虽然靠合并和并购不停扩大规模,但触礁者居多,不少团结办公项目早已未成先衰。地库、孔雀机构、Mad Space等团结办公空间先退却出市场……
而头部企业的日子也似乎并欠好过。那时,WeWork、优客工厂、氪空间等团结办公空间平台竞相泛起,但它们也未逃走共享经济模式的痛点:为了流量不停烧钱,通过融资或上市获得资金继续烧钱换市场。
“团结办公第一股”优客工厂从确立至今,除了去年第四序度实现调整后盈利外,其他时间一直处于亏损当中,众多投资机构的输血是其续命至今的要害。亿欧调研数据显示,共享办公室的出租率平均到达85%,才气保持盈亏平衡。
从本质来讲,共享办公室实质是“二房东”这一重资产模式。不管有无租户入住,租赁企业必须先垫付租金,以及共享空间的各项维护用度。出租率不够高的情形,共享办公就很容易陷入亏损逆境。
相比共享办公的现状,更多的共享经济赛道状态更为幽暗。共享KTV、共享推拿椅等套用共享观点的项目,已经逐步消逝。对于这些伪观点项目,金沙江创投朱啸虎曾在同伙圈怒怼:“听说创业者为我们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共享经济项目,共享雨伞,共享篮球,还要到我们办公室来堵我们的门。堵门的就不必来了,我在办公室的时间也很少。”
事实确实云云,这些泡沫在逐步破灭。好比首家共享篮球项目“猪了个球”完成Pre-A轮融资后半年,便败光近万万融资,最终以公司倒闭收场。连线Insight发现,“热战共享篮球”“球分享”等多家共享篮球服务商,公司主体大多已注销,又或者被收购。
轰轰烈烈的共享经济大潮中,无数的钱和创业项目最终沦为了炮灰。
只有共享充电宝活得好?
现在较为火热的共享经济赛道,仅剩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等寥寥几个。不外,它们的状态也略有差异。
此前,占有共享风口半边天流量的共享单车,随着ofo销声匿迹、摩拜与美团合并,留下一片散乱的战场。
现在,共享单车赛道名目也发生了伟大转变,当前由阿里投资的哈啰、美团单车、滴滴孵化的青桔为主,出现三足鼎立的事态。
共享单车的故事也从创业者“神话”,变为美团、滴滴等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竞争。同时,这个战争也伸张到了共享电单车领域。
这一转向并非没有理由,共享单车是存量市场,且难以盈利,以是各家将争取重点放在电单车市场。
相比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使用高频且客单价高。哈啰团结首创人韩美曾算过这样一笔账:单车日均的骑行需求在2亿次以上,电单车的日均出行需求在7亿次以上。加上电单车投放规模相对较小,使用频率远高于共享单车,相对于单车而言,更能尽快实现盈利。
消费者对这个赛道的需求依然存在,不外对于业内玩家而言,亏损依然是它们面临的最浩劫题。
整个共享经济大潮中,现在真正能实现盈利,并有创业公司乐成上市的,仅仅只有共享充电宝这一赛道。共享充电宝也是在质疑中生长的行业。但它最终证实了这个模式不是“伪需求”。
一位共享充电宝业内人士告诉连线Insight,共享充电宝可以举行成本控制。它们可以凭证商家的流量测算,选择优质商家,只管保证每台充电宝的高使用率。
而且,共享充电宝的损坏成本可由用户自己肩负,加之其体积小,又有线下店家的简朴维护,投放运营成本可以被压低。
现在,已有业内玩家实现了盈利。怪兽充电公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其营收到达8.469亿元,净利润到达1510万。
不外,共享充电宝赛道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近期共享充电宝接连提价,就一度登上热搜,被不少用户吐槽。
纵然实现盈利,大多企业也是获得微利。为了拿到更多的利润,共享充电宝企业纷纷涨价,但这却可能导致用户流失。这个逆境,连线Insight在文章中有过详细剖析。
现阶段,共享充电宝的头部玩家依然在加码抢市场,它们依然要面临许多挑战。可以说,战争也还未到终局。
共享经济这几年,从风口到幽静,有太多令人唏嘘的故事。还在世的赛道中,洗牌还在举行,幸存玩家们要继续讲好自己故事,才气不被镌汰出局。
享受超低手续费
服务出问题全程跟进
软件出错100%全额赔付
让您的财产安全又保密
服务全程进行信息化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