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正大期货 发布时间:2021-07-19 浏览 :次
“电动车的焦点一定是电池。” 2019年5月,理想汽车CEO李想曾叹息,车企与宁德时代的互助方式是“董事长排着队要电池”。
时至今日,“电池荒”的事态依然未变。
前不久在股东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埋怨“客户催货让他快受不了了”。央视财经报道称,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为了顺遂拿到电池,亲自在宁德时代蹲守了一个星期。不外7月13日,何小鹏澄清了这个新闻。
即便云云,电池欠缺仍是当下最棘手的事。全球新兴能源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展望,到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达406千兆瓦时(GWh),而动力电池供应预计为335千兆瓦时(GWh),缺口约18%。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至约40%。
“相比‘缺芯’危急,我们更忧郁的是电池供应欠缺问题。”理想汽车一位员工李大明向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叹息。动力电池被称为纯电动车的“心脏”,占有电动车近4成成本。为了阻止产能受到牵连,一场动力电池的争取战已经打响。
1
“谁有钱电池就归谁”
“我同伙所在的生产线已经满负荷运转了。”在宁德时代认真销售事情的杨涛向未来汽车日报透露,宁德时代分配电池产能的方式是主机厂花钱包一整条生产线,谁有钱产能就归谁,“若是主机厂不够财大气粗,电池都买不到了”。
“从国家队到科技公司,下场造车的公司越来越多。”需求与日俱增,但靠谱的电池就那么多。杨涛以为,除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及第二梯队,其他动力电池企业的产物质量都不敢捧场,“车企不得不拼抢优质电池资源”。
不只是宁德时代,多家电池企业的生产线均进入满产状态。
“为确保下游重点客户的电池供货,生产基地在加班加点赶工”,国轩高科员工方敏也感受到电池荒的紧迫。
电池制造商满负荷运转,依然难明车企的电池焦虑。
今年3月,蔚来首创人李斌曾担忧道,今年二季度电池供应将遭遇最大瓶颈。“电池和芯片(欠缺)将限制蔚来的月交付量至7500辆左右,这种情形会一直连续到7月。”
更早些时刻,在今年1月的财报电话集会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强调,电池供应已经成为“现在电动汽车普及的障碍”。马斯克预计,“纵然电池供应商以最大速率生产,2022年及以后电池供应仍将严重欠缺。”
“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激增,电池供应很难实时跟上。”中信证券汽车剖析师向未来汽车日报示意。
现在最紧要的事就是扩充电池产能。
国轩高科正在加速扩产,其设计到2023年将产能扩至80GWh,2025年到达100GWh。5月18日,LG化学(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二工厂完工仪式在南京市江宁滨江开发区举行。6月,宁德时代子公司——四川时代动力电池一期项目投运,此外,凭证宁德时代在2020年底宣布的通告,其在福建省宁德市、江苏省溧阳市也在投建电池生产基地,连续扩大产能。
泉源:华安证券
然而,自2020年底以来,电池原质料价钱大幅上涨。西部证券在一份研报中先容,当前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钱为8.95万元/吨,较今年头上涨66.30%;氢氧化锂市场价钱为7.98万元/吨,较今年头上涨50.71%。这令动力电池企业利润受到挤压,或影响其扩张产能。
“地下埋有大量的锂,这种物质并不匮乏,但却存在供应欠缺的问题,这是由于锂的价钱无法支持开采成本。”咨询公司EY-Parthenon的合资人詹姆斯·尼科尔森(James Nicholson)在接受采访时示意。
2
电池领域陷入“内卷”
车企也在自建电池工厂,盼望实现自给自足。
4月29日,蔚来汽车与合肥市政府配合设计的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可年产100万辆整车、100GWh电池。
另有车企与头部电池厂商“深度捆绑”。2020年,民众汽车拿下国轩高科26%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今年5月17日,孚能科技与吉祥科技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工厂。长城汽车与上海复星拟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共建4 条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生产线。
“与动力电池企业慎密捆绑有利于整车厂控制成本,并提高与电池企业洽谈的议价能力,增强整车厂在产业链的话语权。”中关村新型电池手艺创新同盟秘书长于清教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示意。
不外,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以为,车企自研电池面临许多问题。很有可能因手艺不成熟导致“高端电池产能不足、低端电池产能过剩”。另外动力电池研发制造生产周期长,倘若无法形陋习模,车企需肩负巨额研发用度。
“电池好造,但手艺和产物提升难度大,海内原来有几百家车用锂电池厂,现在已所剩无几。未来手艺比拼才是要害。”
为了增强制造电池的手艺实力,车企们宁愿豪掷千金。
2019年2月,特斯拉宣布以2.18亿美元溢价55%收购Maxwell。Maxwell的焦点手艺包罗干电池电极手艺和超级电容驱动的能源储存营业。今年4月末,福特宣布,向其新的电池实验室追加投资 1.85 亿美元,目的是加速研究并制造自有电池的措施。
2021年6月,保时捷官宣下场造电池,投资数万万欧元,团结一家德国电池制造商组建新合资企业Cellforce,主要专注于开发和生产电动跑车专用的高性能电池。
拼产能、拼手艺,车企与电池企业混战,电池领域已陷入内卷。
享受超低手续费
服务出问题全程跟进
软件出错100%全额赔付
让您的财产安全又保密
服务全程进行信息化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