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正大期货 发布时间:2022-05-14 浏览 :次
手机市场,疲了。
已往的一季度里,“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的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次数达4.1亿次。数据侧面印证着用户换灵活力在下降。Counterpoint数据显示,现在中国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经超31个月。而在2017年时,周期是22个月左右。
这对整个手机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Canalys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11%;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18%。而有统计机构数据显示,此前的2017年-2020年,全球市场以及中国市场的手机出货量已经延续四年处于下滑态势。
早在2017年手机市场泛起下滑时,手机产物创新遭遇瓶颈,价钱却水涨船高,导致在市场基本饱和的情形下,用户需求越来越弱,这些征象就已经开端展现。
四年已往,事态并没有发生本质转变。市场名目方面,手机行业的倒闭潮、退出潮自2018年就已悄然开启,智能手机行业进入下半场,头部名目也已基本稳固。产物方面,国产手机厂商们为了抢市场、投契润,走向了冲高端的蹊径,一直瞄准细分点争先占位,好比折叠屏手机、自研芯片、摄影摄影、快充手艺等,但依然没有足以让市场感应惊艳的创新产物。
“手机的时代,已经由去了”,原锤子科技首创人罗永浩,今年头再次回归科技圈时也认清了现实。没有行业能永远站在巅峰,手机市场生上进入深水区。尤其在当前,在各行各业都受到疫情严重袭击的情形下,手机市场同样不能幸免,在经济生长预期不乐观的情形下,面临的挑战加倍严重。
厂商们深扎手机市场的同时,也在重找增进曲线,增设产物线、实验创新营业等,但行业的零和博弈下,增进的新故事并不容易讲。
创新瓶颈:
新机“挤牙膏”,难有大惊喜
“现在手机的性能普遍已经很强,没需要常换,即即是像我这样的数码达人,手机也是用一整年都不想换。”一位前手机行业从业者对深燃示意。这并不是个例,资深产物司理判官此前便对深燃示意,自己的换灵活力也在下降。
当3C产物兴趣者的换灵活力都已经大幅下降时,通俗用户换机周期变长,也就不意外了。
“当前正处于换机周期的低潮期”,深圳一位有十年谋划履历的手机店老板黄鹏真对深燃注释道,缘故原由是,缺乏突破性手艺创新。他示意,2014年前后,手机市场实现了从按键机到智能机的迭代,到2017年,3G换4G的换机潮基本完成,2019年手机市场进入了4G换5G的时期,但时至今日,5G对于C端用户而言,依然存在感不强。
2022年以来,海内手机厂商为了冲高端,都在押注折叠屏手机。拿刚刚已往的4月来说,手机市场的焦点都围绕在折叠屏手机上,先是vivo宣布其第一款折叠屏手机vivo X Fold,起售价8999元,到月尾,华为也宣布了降至9999元的外折屏手机Mate Xs 2。
厂商热闹,用户犹豫。有人以为,折叠屏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差异不大,“折叠屏手机似乎并不是刚需,没有不能替换性”;有人以为,即便折叠屏手机现在没有大的硬伤,价钱降至万元以下,但购入一款,也需咬咬牙。
从2019年华为推出第一款国产折叠屏手机至今,三年多时间里,折叠屏手机的价钱和性能,依然处于小众产物的阶段。
折叠屏手机被海内的手机厂商视为是袭击高端、树立高端品牌形象的主要一步。“当前国产厂商的折叠屏手机,战略意义大于现实意义”,黄鹏真以为。
而除了折叠屏手机这种新形态,通俗用户选购手机时关注的,摄影摄影、屏幕刷新率、续航、性能、机身设计这五个方面,同样是手机厂商重点发力的偏向。
摄影层面,厂商们从拼像素、拼摄像头数目、拼传感器,到拼盘算摄影、拼芯片。去年,小米就曾推出1亿像素手机以及屏下摄像头手机,荣耀上线了后置五摄手机。就在上个月,荣耀宣布新款旗舰机时,卖点之一就是盘算摄影。
至于续航,200W有线快充已经泛起,而120W快充,也险些已经成为海内手机品牌的屡见不鲜。
提及手机性能,就离不开焦点芯片。小米、vivo、OPPO在去年都拿出了自研芯片,把底层创新放在了对照主要的位置上,不外都是处置图像信息的芯片,并非更为焦点、难度更大的系统级芯片(SoC)。
而至于手机焦点芯片,在华为麒麟芯片受限后,国产厂商的旗舰手机大多接纳的是高通骁龙,但骁龙最近两代芯片性能显示并不算好,而且发烧问题一直没能获得缓解。2021年多款旗舰手机泛起了发烧问题,主流的看法是,缘故原由之一是,在限制骁龙芯片的发烧问题上,这些手机厂商没有形成较好的散热方案。
整体来看,在缺乏突破性手艺创新的情形下,手机厂商们的创新只能算挤牙膏。硬件层面,厂商们堆推测了极致后,越来越卷。软件层面的提升,越靠近底层,也越难题。从效果来看,厂商们拼命发新机,但手机的各方面参数,也并不是线性上升的状态,“甚至一些旗舰产物在某些参数上新款还不如老款”,判官指出。
通俗用户们对于新机的关注度越来越低,黄鹏真称,“尤其一款手机存在隐藏bug时,更会影响用户的换灵活力”。
厂商们也对当前的市场状态心存担忧。在这个月,小米高管卢伟冰针对即将宣布的新品,还在社交平台上请网友出主意:“在市场低迷和‘机海’宣布会的今天,一款中端机应该若何突围”。
荣耀CEO赵明在一个多月前接受采访时曾示意,现在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已经到了25个月到30个月,“现在很容易陷入一种头脑逻辑是,市场下滑我要削减投入,在产物开发上要加倍稳重。若何走出这个怪圈,对各个手机厂家来讲都是个磨练”。
市场瓶颈:
趋于饱和,名目渐稳
一个既定的事实是,手机市场早已是存量市场。IDC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到达近几年峰值时,为14.71亿台,在接下来的四年不停下跌,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3.55亿,同比增进5.7%,依然达不到疫情前2019年的13.72亿台。
这意味着手机市场能够抢夺的用户量规模已经见顶,各玩家的领地早已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海内手机市场的玩家,自2018年以来玩家渐少,金立退场、锤子停业、乐视倒下、一加回归OPPO……到2022年,不到半年,手机行业便有两起明星品牌被收购的新闻传出,黑鲨被指在腾讯收购后转做VR/AR相关的硬件,魅族被传已被吉祥收购,而且吉祥已经确立手机公司。
一个又一个手机品牌的陨落,无不昭示着,小品牌成本高,没有规模和手艺优势,也许率很难存活。小品牌被收购已经被视为是最好的归宿,新品牌成黑马、杀入头部的故事也很难再上演。
“手机市场是民众市场,垂类细分的小而美品牌是很难存在的,最后的下场只可能是头部鼎立。”判官示意。
在红得发紫的市场竞争之下,头部品牌的职位渐稳。华为在芯片受限之后,随着市场份额的下降,成为手机市场最大变量,“让”出来的市场很快被朋分,在已往的四个季度中,新的市场名目也基本稳固。
海内市场上,自力之后的荣耀成了一个相对特殊的存在,现在,头部几家划分为OPPO、荣耀、vivo、苹果、小米。
而国际市场,三星、苹果、小米、OPPO、vivo是头部五大厂商,只管受季节周期性影响,每个季度的统计讲述中,各家的排名会有所转变,小米在2021年二季度,还曾首次成为全球第二,但头部几家的位置整体稳固。
存量市场、名目稳固,厂商们更要使出十八般武艺,尽可能多争一分市场。今年一季度,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手机市场加倍昏暗,竞争也加倍猛烈。2022年一季度时代,IDC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8.9%,已经是手机市场延续第三个季度下滑。
详细到厂商的显示,国际市场上,前五大手机厂商,只有苹果的出货量保持了2.2%的增进,三星基本持平,小米、OPPO、vivo的出货量,都同比下滑15%以上。
海内市场上,除了回归期的荣耀处于上升态势之外,头部其余几家也都泛起了显著的下滑,OPPO、vivo都下滑幅度较大,同比下滑30%以上。
2022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讲述
泉源 / IDC
IDC全球移动装备追踪器团体副总裁Ryan Reith示意:“毋庸置疑,天下继续面临众多挑战,无论是地缘政治、盛行病相关照样宏观经济。”
另一家统计机构Canalys,数据出现出的趋势也大致相同,其移动营业副总裁Nicole Peng剖析称,全球手机市场低迷受晦气的经济状态以及季节性需求疲软影响较大,疫情、通胀和零部件欠缺问题同样成为制约手机生长的障碍。
天风国际剖析师郭明錤此前3月在推特上透露,中国主要安卓手机品牌已削减1.7亿部订单,占今年出货设计的五分之一。
据黄鹏真考察,在深圳一线都会,身边开安卓手机店的老板们,今年一季度的销量相较以往同期的平均水平下降了三成左右。
就连手机上下游的供应商,也都最先追求转型。“手机订单比重越大就越头痛”,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指出。以舜宇光学、欧菲光为例,在其宣布的未来生长偏向中,都已经从以手机营业为重心,到生长智能汽车以及新营业。
孙燕飚对深燃示意,“当前行业的共识是,未来三年内,手机市场都或将出现消费疲软的状态。”
手机厂商,该往哪去?
未来预期不乐观,国产手机厂商们又在做怎样的结构?
现在,国产手机厂商的整体结构偏向也基真相同。产物定位上,袭击高端;市场层面,向全球拓展;在此基础上拓展其他产物线以及新营业。
未来,中低端市场的厮杀依旧,另外,只有袭击高端市场,提升单价,才意味着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在这条路上,从厂商们现在的结构偏向来看,折叠屏手机、自研芯片、摄影摄像功效的迭代,依然是重点偏向。但华为淡出后,从2021年的希望来看,国产厂商袭击高端并不算顺遂。
而在市场层面,回归的荣耀,将目的放在出海上。赵明在接受采访时称,纵然存在下滑,手机市场依然是消费者的刚需,全球化市场对于荣耀来讲足够大。
小米财报显示,其通过开拓外洋市场,2021年外洋收入占有了总收入的49.8%。但曾延续16个季度在印度市场稳居第一的小米,最近却陷入了泥沼,先是年头被开出5.6亿的天价税单,又于近期遭遇扣押存款,总数高达48亿元,几天后才排除冻结。这些都意味着,印度这个手机增量市场,不再好做。手机厂商出海面临的合规性、营商环境一直在转变。
手机市场玩家们的拼杀,早已不再容易。焦虑的手机厂商们也迫切想要靠手机之外的产物线获得更多收入。
孙燕飚指出,手机厂商们在优化产物组合、袭击高端的基础上,正增设产物线。“能够看到当前一些国产手机厂商已经最先加鼎力度推平板产物,这在以前可能会被以为是介于手机和电脑之间的‘鸡肋’产物,而且利润不高,但为了填补收入,厂商们也愿意多加实验。”
IoT生态、全屋智能也被视为有同样的时机。他指出,用户对于蓝牙耳机已经养成了使用习惯,这其中另有一准时机。同时,随着人们对康健问题的连续关注,智能手表的市场现在依然还保持着20%左右的年增进。
这些偏向,在2017年手机市场下滑时厂商们就已经最先实验,都不算是新故事,最新的新闻即是手机厂商们轰轰烈烈地涌向造车,跨界转型的典型代表是华为和小米。
“许多曾经华为的手机经销商,现现在转换为汽车营业后,也在思索是否要继续了”,孙燕飚透露。而小米造车“喊”了一年多,但据官方披露,要到2024年才会真正量产。
手机厂商们的多方实验还在继续,但手机硬件的生长已然进入平台期,“早买早享受”的看法也早已不适合当前。只有突破性手艺刷新,才气带来新的发作式增进。但未来新一代的硬件何时才会泛起,又将以何种方式出现,还未可知。“至少当前,还看不出任何手艺创新的苗头”,判官指出。
开店十年,黄鹏真最岑岭时期曾拥有八家门店,但现在就只还剩下一家。作为一线从业者,他的态度或许代表了不少从业者的心态,“只要能坚持,低谷期也要硬撑住,从久远来看这样才不是亏的”。
享受超低手续费
服务出问题全程跟进
软件出错100%全额赔付
让您的财产安全又保密
服务全程进行信息化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