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投资资讯 > 国际财经 >
相关文章
    重庆首支S母基金启航 擘画科创金融
    2025年3月31日,在重庆市“三企”联动首轮项目发布活动上,中国银河投资与重庆科创投完成签约,共同发起设立重庆首支S母基金——重庆渝创银河接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 ...
    小米事故揭示的智驾现实:科技盛誉
    3月29日,安徽铜陵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辆小米SU7撞上水泥护栏后,发生起火,车内三名乘员不幸身亡,事故车被烧至白车身裸露。 4月1日,小米官方确认了此次事故,并公 ...
    「Apple AI」中文版正式上线-国际期货
    3 月 31 日,随着 iOS18.4 更新, 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支持包括简体中文 、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巴西)、西班牙语、日语和韩语在内的多种语言,并提供新加坡和印度版本的 ...
    上海国资,悄悄投了壁仞科技-香港期
    这是一笔鲜少被关注到的融资。 投资界获悉,近日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联合领投壁仞科技,数家知名投资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 ...
    卖掉「老房子」-外盘期货
    随着房价波动和租金收益下滑,一线城市不少业主选择出售老旧房产。多位房地产中介人士向经济观察报透露,春节后,有一线城市二手房日均新增挂牌房源数量超过千套,其中大部分 ...
    创业做狗饭,月入6万-国际原油
    上海长宁区,一家叫作“派特鲜生”的宠物超市吸引了不少养宠人前去打卡。这是盒马创始人、前CEO侯毅创立的宠物食品新零售品牌。 据官方介绍,派特鲜生商品种类丰富,不仅有宠物 ...
    3600块修不好漏水,维修平台坑怕年轻
    维修平台再一次爆雷了。 今年3·15晚会上,啄木鸟家庭维修(下简称“啄木鸟”)再次因“无病乱修、小病大修、虚假收费”等系统性欺诈行为被重点曝光。 (图/3·15晚会截图) 而在 ...
    阿里的理想,腾讯的现实-国际黄金
    去年观察中国互联网公司,最重要的指标是“回购”。 在内外都缺乏新故事可讲的时候,各个公司在“成长性”上令人失望,那么回馈股东成了负责任公众公司的一致选择。 今年则大 ...
    时的科技完成B 轮战略融资,上海大
    3月27日消息,时的科技宣布完成 上海大零号湾创投和紫峰资本 联合投资的 B 轮战略融资 。本轮投资系上海市去年提出《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来的首 ...
    中国城市AI大战,北京才出一栋楼就
    DeepSeek之后,中国AI加速。 国内一、二线城市们的焦虑也进一步加深。 但北京,有些不一样。 AI,离不开北京 北京似乎不担心“会不会错过DeepSeek”,因为DeepSeek更担心自己错过北京。 ...
    两年拿下10亿估值:10万人排队疯抢硅
    花299英镑(约合人民币2800元)做一次全身扫描,你愿意吗? 这家公司在推出产品的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10000多次扫描,甚至在斯德哥尔摩和伦敦,有超过10万人正在排队等 ...
    济南工融国惠股权投资基金正式发布
    3月24日消息,近日,济南举办“智投齐鲁 共赢未来”工银股权投资助力科技创新加速跑合作推进会。 会上,济南工融国惠股权投资基金正式发布。 据悉,济南工融国惠股权投资基金是 ...
    福建国资第一笔S交易诞生-香港期货
    这一次是福建国资。 投资界-解码LP获悉,近日福建金投宣布,福建金投科创母基金与国家级基金已完成福建首笔退出期基金S份额的市场化投资。本次交易落地,不仅有效缓解了基金退 ...
    科瑞尔完成数千万元A 轮融资,浙创
    3月20日消息,近日,半导体封装设备制造商常州科瑞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瑞尔”)宣布完成 数千万元A 轮融资 ,资方为 浙创投 ,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与运营资金补充。 星煜 ...
    国产人形机器人竞相量产-香港期货开
    继智元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灵犀X2后,机器人头部厂商相关的消息层出不穷,从新品上线、量产节奏加快、工业场景加速落地等多方位刺激投资者神经,机器人大规模参与生产的脚步越 ...
    IP有周期,阅文有浮沉-香港期货开户
    人类是被故事喂养长大的,企业亦如是。罗伯特·席勒于2017年提出的叙事经济学,为企业通过拓展新业务讲述“新故事”从而谋取更高估值的做法提供了理论支撑。 但自另一角度来说, ...
    春招AI抢人大战:应届生年薪130万,
    穿过拥挤的人群,走到二楼招聘专区的张月,有些失落。此前她在网上早已看好的工作岗位并没有被贴出来,清一色的工程师、AI算法师,以及许多陌生的专业术语目不暇接,打消了她 ...
    携手国金证券!金鼎资本CVC服务体系
    3月11-12日,国金证券金鼎资本“内求效率,外延空间”消费 医疗论坛在北京举行,邀请来自大消费及医疗健康领域的多家上市公司嘉宾莅临出席。在现场,来自国金证券与金鼎资本的投 ...
    疯狂的MiuMiu何以扛起Prada跑-外盘期货
    从边缘冷门,到当红炸子鸡,MiuMiu用了5年。 3250元一枚发夹,4750元一条眼镜绳,1.55万元起的张元英同款Wander hobo褶皱包,4.22万元一条贴钻外穿内裤,走出MiuMiu专柜那一刻,这些产品, ...
    50岁的微软和OpenAI加速离婚-国际黄金
    微软和OpenAI的联姻亮起了“黄灯”。 3月11日,OpenAI宣布与AI云计算提供商CoreWeave达成了一份为期五年、价值达119亿美元的合同,CoreWeave将为OpenAI提供算力服务。据悉,该交易还使OpenAI获 ...
相关问题
Robotaxi爆发前夜,国内自动驾驶急着IPO-外盘期货

来自:正大期货    发布时间:2024-11-14    浏览 :118次

 

多年后回望今朝,可能会把2024年作为Robotaxi元年。

最近,自动驾驶公司地平线和文远知行先后上市,再度引起了外界对自动驾驶行业的关注。

前有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和自动驾驶芯片公司黑芝麻作为先行者,之后还有小马智行、Momenta、纵目科技、佑驾创新等企业正在冲刺上市。

今年以来,自动驾驶领域热度非凡。上半年,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在网络上出圈,让Robotaxi成功进入普通人的视野。10月份,特斯拉发布无人家车Robotaxi,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热烈讨论。

Robotaxi是L4级自动驾驶前景最广阔的应用领域。多年发展以来,自动驾驶企业们,也终于迎来了商业化落地的新阶段。

不过,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技术难度高等客观困难,各家企业仍困于亏损的泥潭。

集中冲刺IPO的背后,既是对资金的渴求,也是进一步加速商业化的必然要求。“流血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阶段的起点。

1、时不我待

今年以来,Robotaxi引起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或许是自动驾驶企业*的上市时间点。

L4级别自动驾驶虽有无人驾驶货车、负责派送的无人小车、无人驾驶公交车等诸多场景,但考虑市场需求与前景,Robotaxi是L4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选择。当下的观点认为,2026年将是Robotaxi规模化量产的元年。

彼岸的曙光在呼唤,专注于L4技术的自动驾驶企业们,已然闷头狂奔了七八年,如今进入冲刺阶段,谁都想取得头筹,上市则意味着率先获得更多资金与关注。

2013年禾赛科技、知行汽车科技上市之后,今年又有数家自动驾驶企业陆续开启上市进程。这期间,速腾聚创、如琪出行、黑芝麻智能、地平线、文远知行等企业已然成功IPO,其后还有诸如小马智行、纵目科技、蘑菇车联等知名企业等待时机。

火热上市潮的背后,透着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自动驾驶行业发展七八年,再不上市就晚了。

自动驾驶经历了先热后冷的融资历程,如今一级市场融资遇冷,热钱涌入减少,国内独角兽们已然到了商业化落地、寻求资本化的关键节点。

天眼查APP显示,从融资数额和频次来看,自动驾驶商业化回报短期内难以实现,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资本对自动驾驶的态度更加理性,落地前景不明朗的项目很难吸引资本了。多数自动驾驶企业上一波的密集融资,还停留在2021年至2022年。

2015年-2022年,纵目科技完成了10轮融资,最近一次融资停留在了2022年3月;已成功上市的黑芝麻智能,在2016年-2022年完成9轮融资,最近一次是在2022年12月;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都在今年完成了新融资,但恐怕也是沾了即将上市的光。

IPO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钥匙——只要能成功上市,投资方成功获益退出,创业公司也解除了高额回购股份的压力,同时获得新的发展资金。

不过,即使成功IPO,也要做好破发的心理准备,看一看这两年登陆资本市场的前辈们表现就知道了。

今年8月,黑芝麻智能以未盈利“特专科技”公司身份登陆港股,开盘后一度暴跌32.9%。截至11月12日,黑芝麻智能的市值为145亿港元,低于之前170亿港元的估值;禾赛科技在上市后股价一路下滑,如今为4.5美元/股,低于发行价。

显然,IPO是上一个发展阶段的结束,也是新征程的开始,走出一条什么样的曲线,归根到底需要凭商业化实力说话。

2、同一赛道,亦有差异

投入很大,收益很小,负重前行是当前自动驾驶企业的共同写照。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文远知行的收入分别为1.38亿、5.28亿、4.02亿和1.50亿元人民币,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10.07亿、12.98亿、19.82亿和8.82亿元人民币,三年半累计亏损超过50亿元。

可以看出,其营收在2022年达到顶点后一路下滑,今年上半年的降低幅度尤其明显;净亏损一直扩大,今年上半年也没能收窄。

小马智行同样承受着盈利压力,招股书显示,其近两年半调整前净亏损分别为1.48亿美元、1.25亿美元和5178万美元,累计亏损达到3.25亿美元,约合23.07亿元人民币。

还有备受关注的智驾芯片科技公司地平线,2021年以来的三年半时间里,累计亏损超过220亿元人民币。

从自动驾驶技术到芯片,再到RoboTaxi落地运营,亏损前行是整个产业链的主旋律,原因在于自动驾驶行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

例如文远知行,2021年至2023年,累计研发支出为22.6亿元,是营收的两倍还多。其在招股书中预计,随着公司自动驾驶技术的测试、试验和商业化,研发支出后续预计还会增加。也就是说,如果收入不发生大幅增长,亏损还会持续扩大。

而在普遍的负重前行背后,各家处境亦有不同之处。

文远知行主要依赖两类业务:其一重销售,主要涉及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包括机器人巴士、机器人出租车及各类机器人车辆、传感器套件的销售;其二重服务,提供L4自动驾驶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服务,包括运营、技术支持及ADAS研发等全方位服务。

小马智行的主营业务包括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卡车和技术授权与应用服务三大板块。

招银、中银前员工创业,支付宝的同行赴港上市

两家企业业务都覆盖了Robotaxi,但也都无法将其作为营收主力,主要受到落地场景复杂,技术有待提升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在2022年和2023年,小马智行技术授权与应用服务分别占到总营收的54.2%和54.5%,其次是自动驾驶卡车业务,占比也都超过32%。到了今年上半年,营收大头已然变为自动驾驶卡车(Robotruck)业务,营收占比高达73%。

而Robotaxi业务,在2022年占比最高,达到13.1%,今年上半年已经降到了4.7%。文远知行的Robotaxi收入被收录在服务类别,没有详细披露。

自动驾驶企业的目标是Robotaxi,开放场景,想象空间大,现实却是Robotruck,封闭场景,增长空间有限,L4级自动驾驶的故事,在短期内变得不那么性感了。

业务的差异,也让“谁才配得上Robotaxi*股”,至今仍有争论,目前来看,小马智行比文远知行更聚焦于Robotaxi,当前进度也更快。

小马智行Robotaxi车辆已超过250辆,累积超3350万公里自动驾驶路测里程,其中包括390万公里无人驾驶路测里程,每辆车的日均订单量已超过15单。作为对比,火热全网的萝卜快跑每辆车日均峰值在20单出头。

而文远知行在Robotaxi业务上的进展并无突出亮点,披露的信息不多,并且由于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驾驶小巴的销量不尽如人意,其运营重心由产品销售转向服务,也就是。这也是被外界质疑“Robotaxi*股”含金量的关键所在。

无论如何,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萝卜快跑等企业都在朝着Robotaxi的长远目标砥砺前行,谁能率先取得质的突破,还要经过技术、产品、运营等多方面的考验。

3、规模化关键

谁都知晓Robotaxi前景广阔,但如何跨越彼岸,是一道难题。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有望成为*的Robotaxi市场,其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和2030年达到2亿美元和390亿美元,占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市场的约58.5%。

但在小马智行CTO楼天城看来,当下离设想中L4普及的状态还很远:“今天的高阶智能驾驶,即便采用了端到端技术,上限也只能做到L2.99,难以抵达L4。”

对于自动驾驶企业来说,既要仰望天空,也要脚踏实地,翻译过来就是,赚大钱是以后的事,当下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因此,各家纷纷在L2领域开展合作“赚钱养家”。

2023年1月,小马智行正式宣布乘用车智能驾驶业务产品线,之后与极石汽车达成合作,通过与主机厂共同开发智驾方案的形式,实现量产车智能驾驶;发家于智能芯片业务的黑芝麻智能从2022年开始给乘用车提供智驾方案;正在冲刺上市的Momenta在今年2024年6月宣布与广汽丰田达成合作,布局智驾方案业务。

不过,自动驾驶企业和整车厂之间,是亦敌亦友的关系,有合作也有竞争。

不论是造车新势力如蔚小理,还是头部传统车企,都拥有自己的智驾团队,甚至还涉足自研芯片。毕竟,没有哪家厂商愿意把“灵魂”交到别人手里。

而且从技术上看,自动驾驶企业并没有明显*。

10月份,,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华为ADS 4.0计划于明年推出,届时将带来高速L3级自动驾驶的商用体验及城区L3级自动驾驶的试点项目。

前景更广阔的Robotaxi,也是合作与竞争相互交织。

广汽旗下的如祺出行和小马智行及文远知行都有合作;上汽旗下的享道Robotaxi,则基于魔门塔的自动驾驶技术;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也与东潮科技出行公司达成了合作,将在深圳部署Robotaxi。

自动驾驶公司和网约车平台从车企采购车辆,车企可以结合两者的运营能力和自动驾驶技术,共同打造Robotaxi,形成了一套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

对于自动驾驶企业来说,要想在各种竞争中崭露头角,当下最重要的是提升规模化水平。

一方面,提升运营车辆的数量,尽快实现规模经济,有望早日实现盈亏平衡。车辆的采购成本、维修成本、运营管理成本等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降低,这对于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规模化也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Robotaxi有赖于大量数据训练,更多的车辆和更长的运营总时长,意味着更多的数据来源,有利于提高自动驾驶的智能化水平,并且优化调度算法,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

业内已经出现了佼佼者。今年第二季度,萝卜快跑提供了约89.9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增长了26%。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部总经理陈卓称表示,到今年底,萝卜快跑有望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并于明年全面进入盈利期。

时不我待,IPO能够缓解自动驾驶企业的资金压力,但真正的竞争或许才刚开始。而在竞争与合作中,各方企业共同推动Robotaxi的规模化普及,让自动驾驶真正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则是更加深远的意义。

4、结语

筚路蓝缕七八年,自动驾驶产业上下游摸着石头过河,终于集中站在了IPO的舞台上。

伴随着AI技术的迅猛迭代,自动驾驶相关产业也日臻成熟,包括政府机构、芯片制造商、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在内的参与者,共同推动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如今,自动驾驶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产业竞赛,Robotaxi作为前景广阔的商业落地场景,国内自动驾驶企业们志在必得。

将成熟的商业化变现模式与长期主义相结合,逐一解决技术的成熟度、政策的健全度和商业模式的清晰度,自动驾驶产业的真正拐点就在不远的未来。

可以介绍下你们的产品么?

你们是怎么收费的呢?

现在有优惠活动么?